广州市海珠区免费开放足球场_广州海珠区足球联赛
1.介绍下中国足球的李惠堂和容志行
2.卢琳的早年经历
3.伍文忠的伍文忠和爱徒们的故事
4.2016广州市富力杯中学足球赛冠军
5.20年后广州再出一位女国脚 击败韩国队一战迎22岁生日
6.有多少人了解 锐克 这个牌子
介绍下中国足球的李惠堂和容志行
球星介绍--李惠堂 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20世纪20年代,在我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在旧中国,一位足球明星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超乎寻常。可见他以顽强的拼搏,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喜爱。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靖系桨亓帧5?捎谝宦氛髡剑?蛟币哑1共豢埃?桨略嘶岜热?保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容志行 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48年
出生地:英国“沙丹拿”号油轮上
身高: 171cm
体重: 65kg
场上位置: 前锋
曾效力团队:广州队、广东队、中国队
1948年出生在开往印度的英国“沙丹拿”号油轮上。原籍广东台山。身高1.71米,体重65公斤。1953年从印度回国。
1958年上小学时,进入广州市宝岗业余体育学校儿童足球班接受训练。
1962年考入广州二沙头业余体校足球队,后入选广州市少年足球队。
1964年入广州工人足球队。
1966年被选入广州足球队。
1969年进入广东足球队。
1970年被选入国家足球集训队,1972年入选国家队。
头脑清楚,反应迅速,足球意识好,技术全面、娴熟,脚法精良,控球能力强,传球及时准确,射门有力,善于带球过人,既能个人突破、又能带动全队整体攻防,主要踢前卫、中锋和左边锋位置,是广东队和国家队的核心队员。
驰骋绿茵18年,代表广东队和国家队参加过百余场国际比赛,屡建战功。
尤其可贵的是在球场上受侵犯不计较,获荣誉不骄矜,他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体育道德,被誉为“志行风格”,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国各行各业所发扬光大。
198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
1979年、1980年、198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曾参加过1974年第七届亚洲运动会、1975年第六届亚洲杯预赛和1976年第六届亚洲杯决赛、1978年第八届亚洲运动会和第七届亚洲杯预赛、1980年第二十二届奥运会预选赛和第十二届世界杯亚大区预选赛,并被评为世界杯预选赛亚大区第四组的“最佳进攻队员”。
198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82年挂靴后,入大学深造,毕业后一度担任广东省青年队教练,后又任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1991年任深圳市体委主任。是中国***第十二届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卢琳的早年经历
成长:因个子矮小数次被拒之门外 卢琳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小时候在芳村长大,小学时就读于海珠区后乐园小学,这是广州一所传统足球小学。二年级时,卢琳进入洪德球场开始学球。在卢琳的成长历程中,两个人对他至关紧要,一个是他舅舅,一个是他的启蒙教练范思源,小时候舅舅经常带我去踢球,我很快就爱上了足球,小时候我就在洪德球场练球,后来有了系统训练,我父母和舅舅帮我从芳村小学转到后乐园小学,那时他们天天接送我去训练。
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二,十年成长历程中,范思源帮助卢琳走过了一个定型期。由于卢琳身体条件不突出,他曾经失落过,小时候可能个子矮,没有得到教练看重,失落的时候曾经偷偷流过眼泪,然而,他对足球的执着,还有与生俱来的悟性和灵气使他从同龄球员中脱颖而出。 1998年,范思源带广州少年队在武汉打全国甲A三线队联赛,当时范思源同卢琳住的是一个房间。就连睡觉时,卢琳都紧抱着一个足球才能安然入睡,范思源曾经表示,不管什么时候让卢琳去踢球,他总是满腔热情地上场,在赛场上,范思源认为卢琳拥有一种天生的王者霸气,虽然个头小,但在球场上,他总有一种强烈的求胜欲,那种霸气可以给对手造成很大的震撼。 由于身体条件的原因,1米67的卢琳曾数次被广州青年队拒之门外,正是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坚持了下来。高二那年,卢琳被当时广州青年队的教练黄国才看中,在随后的短短几年中,卢琳迅速成长为广州足球的中坚力量。2002年,卢琳以主力身份代表广州青年队出战省运会,并在当年的省运会决赛中帮助球队战胜深圳队夺得冠军。
出道:18岁获得联赛首秀机会 卢琳的职业生涯于2003年下半赛季开始,在那之前卢琳作为广州香雪队员征战香港联赛。在结束了香港联赛之后,他被时任广州香雪队主帅麦超抽调至一队,当时有点发懵,从香港联赛到中甲,我感觉自己就像业余球员到职业球员的转变,所幸我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来适应。 首场职业联赛对手是江苏舜天,卢琳下半时替换张亮上阵,从小就特别向往在越秀山比赛,因为这个主场总是特别火爆,那是我第一次在越秀山上场,很享受这个梦幻主场,2003年那一年,卢琳在联赛中出场8次,帮助球队取得甲B联赛第三名。麦超对于卢琳的评价是,卢琳18岁就被我抽上一队,当时他并不完全只靠拼,而是他本身具有天赋,后天也很努力,他此后的职业生涯证明我当初没看走眼。 凭借在联赛中出色的表现,他入选了殷铁生执教的国青队。2004年,广州香雪更名广州日之泉,卢琳迅速在球队中站稳主力位置,一个赛季打进8粒进球,成为队中的最佳射手。当年的青涩与热血对于卢琳来说,仍然恍如昨日,我记得那年第一场比赛我就进球了,对手是浙江绿城,开场仅7分钟就进球了,这也是我职业联赛第一个进球。当时教练麦超跟我说,那是甲B升级中甲之后的第一个进球,结果被我碰上了,那一年确实是运气不错。 在此后的几年间,广州队几番易主,但卢琳却一直是广州队中的主力,他灵活的脚下功夫和出色的任意球技术让广州球迷津津乐道,2007年,卢琳还帮助当时的广州医药队冲上中超联赛。
伍文忠的伍文忠和爱徒们的故事
丁俊晖、梁文博无疑已成为中国斯诺克的代名词,但当这两人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伍文忠这个名字。从最早的郭华,到之后的丁俊晖、梁文博、金龙、田鹏飞,他们都曾师从过这位传奇教练。
广州,宝岗大道242号,宝力桌球房,几名十几岁的少年专注地围着斯诺克球桌打球,个子最小的周跃龙只有11岁,甚至还没有一根球杆高。
每天上午八九时,还没有多少客人到球房消遣,孩子们抓紧时间过足憋了一晚上的球瘾;中午时分,随着球友陆续“上位”,他们结束“功课”回“家”休整的时间也到了。
这样的日子,丁俊晖10年前也曾经历过,同样是在广州的球房,同样是怀揣着一个冠军梦,同样师从中国斯诺克圈内大名鼎鼎的教头伍文忠。
丁俊晖、肖国栋、田鹏飞……伍文忠看着这些孩子们长大,并成为世界斯诺克界的重要力量,而他的“造星计划”并没有就此停下。他也有一个梦,那就是,有一天弟子能够捧起世锦赛冠军奖杯。
师兄们中公赛显威风
在今年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中国队共有8人出战资格赛和外卡赛,这是他们出战世界斯诺克排名赛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虽然梁文博、曹宇鹏和曹凯胜无缘晋级,但唐俊、曹新龙、肖国栋、于德陆和田鹏飞顺利通过比赛,获得32强正赛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卡赛中,唐俊对攻防的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出人意料地以5比3力克英国“超新星”特鲁姆普;而田鹏飞更是以5比1“横扫”老将格雷,将这位昔日世界排名16强的选手直接挤出下赛季的庞汀斯赛(相当于乙级联赛)。
于德陆和田鹏飞均出生于1987年,肖国栋则生于1989年,3名天才少年给中国球迷带来了“横空出世”的爽快感觉。而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田鹏飞和肖国栋正赛首轮大爆“冷门”,分别以5比2和5比3淘汰了傅家俊和丁俊晖,一夜之间改变了“中国双星”的格局。
与此同时,在广州的一间出租屋内,一群孩子全神贯注地通过电视直播,见证了大哥哥们大放异彩的时刻。由于忠叔(伍文忠)赴京指导田鹏飞比赛,孩子们只好自觉安排训练、休息,然后准时端坐在电视机前。不久的将来,他们或许会像师兄一样,在大赛中攻城拔寨。
对于伍文忠来说,在北京和弟子们重聚的日子总是很开心,特别是丁俊晖、肖国栋和田鹏飞都曾在广州经过他的调教,如今能在世界排名赛上聚首,不能不说是师徒的光荣。
师弟中巡赛露头角
如此众多的“90后”选手参赛,这在中巡赛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在北京的日子里,伍文忠心里一直不踏实,他每晚都会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们的情况,而年龄最大的吴伟男(17岁)和郑添辉(16岁),则成了临时管理员,负责带领其他几名年龄更小的队员进行训练。
“家里的孩子没人带,我有点舍不得,”伍文忠告诉记者,“不过,他们现在都很听话了,生活也能自理,我这才敢放心出门。”
从3月中旬2009年斯诺克中国巡回赛第一站(张家港)揭幕,到中国公开赛结束,伍文忠有20多天出门在外。他所指导的两个年龄段的弟子,受到了广泛关注。
13岁的朱英辉,是伍文忠的得意门生。这名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男孩酷爱斯诺克运动,父母慕名将他带到伍文忠面前。“我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小胖子,他打球很有气势,非常具有潜质。”伍文忠开心地说。虽然已经是师徒,伍文忠却不收小辉任何费用,免费培养。因为,在小辉的身上,他看到了昔日小晖(丁俊晖)的身影,正如在2002年预言小丁“必成大器”一样,他现在同样非常看好朱英辉。
去年10月,朱英辉在广州市锦标赛上一鸣惊人,连续战胜多名成年选手后成为该项赛事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冠军,“小神童”的美誉也不胫而走。紧接着,他又随伍文忠参加了两站中巡赛。在今年3月12日进行的张家港站资格赛上,他在第3局一举轰下单杆132分清台,成为热门话题。
“我也不知道哪里打得好。”朱英辉平静地说。这个小胖子没有丰富的表情,甚
至不愿意多说一句话,性格与小丁颇有几分相似。
和小胖子熟络起来,他的话匣子自然会打开,除了打球,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肉。或许是心疼孩子在广州饮食不习惯,如今朱英辉的父母举家南迁来到广州,每天为孩子做家乡饭菜。
广州球房不可被忽略
从丁俊晖,到肖国栋、田鹏飞,再到现在的13岁小将朱英辉,他们都曾在广州“镀金”。
作为诸多顶尖球员落脚的一个驿站,广州球房很容易被忽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公开赛和在上海举办的大师赛,都是8站世界排名赛中的一站,而广州则似乎迷失在世界斯诺克的版图上。
“我出生在广州,在这里长大、打球,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伍文忠说,他点燃一支香烟,慢慢回味自己的青春岁月。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球员,伍文忠在1979年开始接触桌球,但真正开始练习斯诺克还是在1984年。
“我师傅黄强图是一名香港球手,”伍文忠说,师傅的很多技术拿到现在也很先进,“我第一次看单杆过百,就是他打出来的,当时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伍文忠就是这时拜他为师的。两年后,伍文忠就拿到了广州市锦标赛冠军;又一年,他在全国职工大赛上摘得亚军。
不过,在那个年代打台球是没有“钱”途的,一个全国大奖也就是几十元钱,很多球员后来都改行开桌球房或者带徒弟。1989年,伍文忠收下第一个徒弟郭华,郭华在1994~1997年连续把持全国排名第一的“宝座”,并在世界业余锦标赛上获得季军。执教郭华的成功,让伍文忠对从事教练工作充满了信心,他的下一个“重量级”弟子就是丁俊晖。
2000~2002年,丁文钧带着儿子丁俊晖南下广州,当时正是在国华桌球城打球。在伍文忠的调教下,小丁的整体实力得到飞速提升,在一系列大赛中横扫冠军。在小丁赴英国打球之后,伍文忠又先后执教过田鹏飞、肖国栋等现在业已成名的球员。2005年,忠叔举家迁往美国洛杉矶,但经不起孩子们的召唤,他于2007年重返广州,开启了又一段传奇生涯。
“有时候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抛妻弃子从美国跑回来,”伍文忠回味着这几年的经历,喃喃自语,“开心的时候,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打球有进步,一切都很好;不开心的时候,就想不明白自己为了什么。”伍文忠至今在海珠区还有一套房子,不过他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回去过了。“我们现在就住在球房后面的出租房内,旁边的惠园酒家就是我们的饭堂,”忠叔说,他每天带着孩子们在这里生活、训练,快乐中带点迷茫,毕竟自己的妻儿都在大洋彼岸,“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结束。”
过几年带他们去英国
中国会成为又一个世界斯诺克中心,但在这之前,我还是要带孩子们到英国打球。
日前,记者到球房采访伍文忠时,刚好撞上师傅狠批徒弟的一幕。在外人看来,朱英辉只是耍了一点小脾气而已。
“一杆高分后,他有一个球没打进,就开始捅球,”伍文忠说,“作为一名球员如果连球都不尊重,那就不要再打下去了。”
忠叔说,他们现在还小,如果不好好调教,将来就容易偏离航线。为此,小胖子被忠叔重罚——一天不能打球。“这对他们是很好的惩罚,小孩一天不打球心里就痒痒。”伍文忠非常了解孩子们的心态。
在忠叔看来,练球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练习质量,高水平的训练每天根本不用七八个小时。他对待弟子,就如同带自己的孩子一样。如今,朱英辉使用的球杆就是伍文忠亲手制作的,只是原来是想给儿子使用的。“他(儿子)跟斯诺克没有缘分吧,我也不强求,只有喜欢的人才能打好球。”伍文忠说。
事实上,广州的大多数球房并没有配置和国际比赛接轨的球桌,但孩子们练习基本功还是可以的。但几年之后,这批“天才少年”将何去何从?
伍文忠告诉记者,3年后他会带孩子们去英国,“有赞助当然最好,如果没有,我自己也可以资助他们,我跟着去英国会节省很多开销。”
伍文忠表示,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中国将来会成为像英国一样的世界斯诺克中心,“但这还需要时间,在这之前,我还是会带他们到英国。”伍文忠坚定地说。在中巡赛期间,记者采访了多名球手,他们也认为,目前国内的环境与英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对于球员水平的提升不利。
林勇志是一名在深圳打球多年的福建球手,他对此有着深刻的感受。
“我本来是和丁俊晖他们一起去英国的,但后来没有人赞助,没去成。”林勇志说,他一度心灰意懒,从2002年开始中断打球长达5年时间,“后来球市好了,我又开始打球了。”他现在在深圳教一些小孩子打球。
由于没有物质奖励和刺激,很多天才球手选择了中途退出,这也是中国没有出现更多世界级选手的重要原因。而很多球手往往会通过来练心理素质。“紧张,比赛也紧张,这两者之间有相似的地方。”一位球手告诉记者。林勇志认为,英国高水平球手众多,与其环境有很大关系,“英国打球的气氛比国内好,据说也不怎么,最多也就是10英镑,但他们每天打八九个小时,都是很自觉的。”
“丁俊晖模式”需修正
从来没见过比小丁心理更平稳的球员,只是打到现在有些可惜了。
被“禁赛”一天的朱英辉,中午“逃”回家中。而11岁的周跃龙则更加用心训练,用伍文忠的话说,他打球“就像小老虎一样”,两眼有神。他和同龄的香港球手陈铭东是伍文忠麾下最小的球员。陈铭东的爸爸将儿子送到广州,是希望他成为MARCO FU(傅家俊)的“接班人”。
这些小球手来自于不同的地方,14岁的黄子顺来自广西,17岁的吴伟男则是河北人,16岁的郑添辉是吉林人,而11岁的周跃龙则来自四川。按照伍文忠的设想,如果每个地区都有一名全国冠军,那么斯诺克运动的参与人口和市场前景就不再成为问题。
一个现实的问题又摆在所有人面前——广州球房的“造星计划”是不是会成为“丁俊晖模式”的翻版?说起“丁俊晖模式”,人们就会想起小丁当初爆出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这些也是伍文忠至今仍在思考的。
“读书可以让球员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同时,思维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伍文忠表示,“而学习外语,对于他们以后出国打球,更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很多国内球员赴英伦打球,都遇到过初来乍到语言不通、生活无法自理、日常费用高昂等问题,无形中就会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针对这些问题,伍文忠特意为孩子们安排了晚自修时间。另外,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早起先进行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然后早餐,每天安排三四个小时有球训练。
其实,球房每天都是对外营业的,孩子们训练时常常会被围观,而他们却视而不见,这起到了锻炼心理素质的作用。
一直以来,有关“小丁心理素质差”的说法广为流传,而伍文忠的想法刚好相反:“从来没见过比小丁心理更平稳的球员。”在他看来,小丁近年来的低迷状态,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心理素质”问题。
小丁在近年来的比赛当中,的确出现了一些疏漏之处。比如,在去年的上海大师赛上,他在球杆皮头打爆后,一时间无杆可用,只能借梁文博的球杆仓促上阵。另外,整个赛季的规划、舆论环境、技战术摇摆不定等问题,都让小丁感到很迷茫。
对于昔日弟子如今的境况,伍文忠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同时,他也在不断总结过往的经验、教训,让孩子们能够在自己的斯诺克生涯中少走弯路。
一直扮演着伯乐角色的伍文忠接受晶报记者专访时说:“学斯诺克要看天赋。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千万别继续花钱。” 当年,正是郭华的天赋吸引伍文忠走上了教练之路。之后,便是丁俊晖。“小晖是2000年来的,我当时就跟他爸爸说,这孩子将来肯定错不了。”伍文忠对丁俊晖的了解胜过任何人,甚至包括丁俊晖的父母。“现在我们还会经常通电话,每次回国,小晖都会特意来请我吃饭。”丁俊晖也曾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回到伍文忠的门下。
对于爱徒的心愿,伍文忠非常理解。“其实中国的孩子们在英国真的很苦。语言不通、生活需要自理、打球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非常单调,每天只有自己练球等着比赛。”
伍文忠一直很担心曾在本赛季初遭遇不胜尴尬的丁俊晖,“因为成名他必须承担压力,特别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当媒体出现不善或不实报道时,从小到大都在打球,根本不会圆滑处事的小晖就会选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起曾经泪洒赛场的丁俊晖,想起回国后会在自己面前哭的丁俊晖,师傅的心也疼。“明年我准备去英国,带着田鹏飞过去,也带带小晖、梁文博。如果觉得不错,我就准备在那儿安个家。”
学斯诺克要有天赋
与中国足球后继无人的窘境相比,如今中国斯诺克运动的热门程度超出了想象。但在伍文忠看来这并不完全是个好现象。“不是我打击人,学斯诺克真的要看天赋。我必须奉劝各位家长,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就千万别继续花钱,这样会耽误孩子的前途。”
阅人无数的伍文忠讲起了一个印象深刻的例子。几年前,在他带的孩子中间,有个没有天赋但又铁了心想学斯诺克的学生,在一年之后遭到了他“无情”的拒绝。“那个小孩当时14岁,学习很好也很聪明,但真的毫无斯诺克天赋可言。我劝了几次都不管用,于是我一着急当着家长和孩子的面折断了球杆。”果然,这位被伍文忠抛弃的孩子后来考取了国内的知名大学。伍文忠就是这样一位看似无情其实慈爱的教练,他总是在为孩子的前途着想。
特别珍惜好苗子
去年,已经移民美国多时的伍文忠又一次回来了,吸引他的只有中国斯诺克人才。“别看我无情拒绝了很多人,但真的碰到好苗子,我特别珍惜。”
目前,定居广州的伍文忠在朋友球会的旁边租了一套房子,自己就和7个学生住在那里。“当年,小晖和梁文博他们也是这样。”可要让这群11至17岁的男孩乖乖练球谈何容易?当然,伍文忠自有妙计,“每次孩子们打出不错的成绩,我都会带他们去游乐园疯一天。
12岁的朱英辉是伍文忠非常看好的小球手,这位来自内蒙古的小胖子内向憨厚,但在伍文忠看来,他也是与丁俊晖一样极具天赋的好苗子。在伍文忠的调教下,没准会成为下一个“小晖”。
2016广州市富力杯中学足球赛冠军
2016“富力杯”第二届广州市中小学足球联赛从去年9月份开始启动,分为区级预赛和市级决赛两个阶段,分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四个界别,共设有13个具体组别。整个赛事共有全市超过760所中小学的1300多支足球队参加,所有场次超过4000场,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校园足球联赛。以下是各组别冠军:
小学男子U10组冠军:广州市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
小学男子U12甲组冠军:广州市海珠区后乐园街小学
小学男子U12乙组冠军: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第二小学
小学女子组冠军:广州市南沙区南沙小学
初中女子组冠军:广州市南武中学
初中男子U13组冠军:广州市第五中学
初中男子U15甲组冠军: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
初中男子U15乙组:广州市荔湾区真光实验学校
高中女子组冠军:广州市真光中学
高中男子甲组冠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中男子乙组决赛冠军:广州市第一中学
中职女子组冠军: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中职男子组冠军: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20年后广州再出一位女国脚 击败韩国队一战迎22岁生日
在中国女足奥预赛对韩国的次回合比赛中,14号李晴潼在加时赛的时候替补上阵,这也是她首次代表中国女足在正式比赛中上场。更巧的是,这一晚恰恰是李晴潼22周岁生日的前一晚。
代表中国女足参加奥预赛的广东姑娘。 左起:林宇萍、李晴潼、罗桂平、陈巧珠
广州是中国女足运动开展比较早的地区, 历史 上为中国女足输送过不少国脚。不过,自从广州从化籍国脚邱海燕在参加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广州已经有长达20年的时间没有再诞生本土培养的女国脚了。李晴潼的出现填补了广州足球的这个长时间的空白。
出生于1999年4月14日的李晴潼从小就读于海珠区的后乐园街小学。后乐园街小学是广州传统的足球特色学校,培养出大批广州籍著名足球运动员。李晴潼性格活泼开朗,身体素质很好,从小就喜欢参加各种 体育 锻炼,很快就喜欢上踢足球。李晴潼当时和另一名广州籍网红女足球员熊熙是同学,也是后乐园街小学女足的主力。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李晴潼被海珠区业余体校的基层教练罗耀昌看中,把她招入体校在宝岗球场参加训练。在海珠区体校期间,李晴潼以积极进取、勇敢硬朗的踢法得到重用,为海珠区在市运会和市锦标赛上立下汗马功劳。
2011年参加市运会之后,李晴潼又因 为表现突出,被广州市女足抽调。当时广州女足的主帅是由广州太阳神时代的名将陈耀华担任,他对身体素质出色、技术全面的李晴潼十分青睐,很快就让她担任主力。
在陈耀华调教的4年时间里,李晴潼的进步很快。2015年进行的湛江省运会和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广州女足都获得了亚军,李晴潼在队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陈耀华介绍,李晴潼本身司职中卫或者后腰,但在比赛打不开局面或者落后的情况下,他往往会把李 晴潼顶上锋线冲击,都取得不错的效果。2014年,李晴潼入选女足国青队参加了南京青奥会,也获得了亚足联U14地区锦标赛冠军。
2016年,李晴潼被输送到广东省女足青年队。2017年的第十三届全运会U18组比赛中,李晴潼与陈巧珠、熊熙这批球员在主教练李辉的带领下,一举获得亚军,创造了广东女足上自1993年之后再次杀入全运会决赛的纪录。
近两年在广东女足参加女超联赛的过程中,李晴潼也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得到中国足协选拔组的关注。2020年10月,李晴潼首次入选中国女足集训名单。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李晴潼被贾秀全留在了参加中韩女足两回合生死战的名单中,最终在苏州主场一战得到亮相的机会。
回顾自己在中国女足过去130多天的集训和比赛,李晴潼表示自己还需要从师姐们身上学习更多的经验,她自己也很渴望能最终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的大舞台上!
有多少人了解 锐克 这个牌子
广州市锐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其前身是由现任广州市锐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达新先生于1988年投资创立广州市海珠区裕新文体公司。
产品的专业化,是在体育用品行业中竞争的基础。公司把产品的研发,看作一个不断创造纪录、刷新纪录的赛程。早在1994年,公司就建立了第一家服装制衣厂,成为自主开发的体育用品公司;经过十八年的探索,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至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配件、等多系列并驾齐驱。在不久的将来,锐克品牌将致力跻身国内一流品牌,为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提供专业的体育产品。
公司于1999年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范围,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锐克公司拥有了中国的体育用品分销网络。同时,公司的国际网络也在不断拓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