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奥运会篮球赛阿里_1996年奥运会篮球比赛
1.拳王阿里VS泰森,哪个强
2.梦六为什么在雅典奥运会之前大部份球员集体推出?
3.奥运冠军的小故事
拳王阿里VS泰森,哪个强
拳击手穆罕默德·阿里 男,1942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
原名:卡修斯?马塞勒斯?克莱 (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
业余拳击赛战绩:103胜5负
职业拳击赛战绩:57胜5负
主要荣誉:
1960年 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冠军
1964年2月25日 战胜索尼-利斯顿,获WBA重量 级拳王
1971年7月26日 击败吉米-埃利斯和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
1973年9月10日 战胜肯-诺顿,重夺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
1974年10月30日 战胜乔治-福尔曼重夺WBA重量级拳王
1978年9月15日 战胜斯平克斯,重夺WBF重量级拳王金腰带
1979年6月27日 阿里重返拳坛,10回合被霍姆斯击倒
1981年12月11日 阿里最后一场拳击赛,负于特雷沃尔-博比克
历史上第1位3次夺得重量级拳王称号的运动员。
奥委会授予的20世纪最伟大的25位运动员之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阿里点燃主火炬。
2005年11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布什授予阿里“总统自由勋章”。
众所周知,阿里是20世纪拳坛诞生的最伟大的英雄之一,他的出现超越了拳击、体育,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阿里的拳击天赋勿庸置疑,1960年罗马奥运会轻重量级的金牌似乎就决定了阿里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位伟大的拳击家。他诙谐幽默,喜欢用语言和诗来愚弄对手,而他精湛的技术和著名的“蝴蝶舞步”构筑了他拳击家的伟大业绩。1964年2月25日将“魔王”利斯顿挑下王位成为世界重量级冠军后,阿里几乎所向披靡,9次卫冕成功,直到他拒绝服兵役赴越参战被取消拳王头衔。
1974年,复出后的阿里打败了与利斯顿极为相似的“魔鬼”乔治·福尔曼,重登冠军宝座。在10次卫冕成功后,输给了莱昂·斯平克斯。但半年后他又从斯平克斯手中夺回了冠军头衔,成为拳击史上第一位3度夺得世界重量级冠军的人。
在阿里的职业拳击生涯中,他与所有的优秀拳手都进行过“拳台对话”。特别是与乔·弗雷泽的“三番决斗”成为载入拳击史册的经典之作。退出拳坛后,阿里一直致力于宗教、慈善事业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工作,受到许多国家上至总统下至普通百姓的拥戴。然而,职业拳击生涯中他头部受到的29000多次的重击,使阿里一直饱受帕金森综合症的困扰。
穆罕默德·阿里的生平
1942年1月17号,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一代拳王卡休斯·克莱,也就是后来的穆罕默德·阿里就出生在这里。和当时美国其他各州的情况一样,种族隔离也是肯塔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是供有色人种居民吃饭的地方,而他们是不允许进入专为白人开设的餐馆的。尽管很多人为此游行抗议,但这实际上,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了。
阿里和他的弟弟鲁道夫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而阿里从小就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一切。对此,他的母亲一直记忆犹新。阿里的母亲奥德萨·克莱说:“他曾经是个快乐的小男孩,总是跑来跑去地干着什么,很愉快。他一直喜欢、也一直要和别人打斗。他开始参加拳击运动的时候总是对我说,早晚他会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拿回来,他做到了。还有一次,是他在四岁的时候,他曾经对我说,总有一天,他要成为世界冠军,是的,他也做到了。”
从12岁开始,阿里就在当地的一家健身房练习拳击。阿里的启蒙教练乔·马丁说:“就在下面的这栋楼上的体育馆里,每年这个地区的商人都要在那聚一次,展示他们的服装和各式各样的商品,当然还有一些气球、糖果之类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那年他12岁,骑着一辆自行车来的,但他买气球或糖果什么的时候,有人偷了他的自行车。他的心情很不好,说是要找警察,有人告诉他下面就有警察,他就直奔下楼去了。他说他原来不知道体育馆在这儿,看一下才行,还说要是找到偷自行车的人,就要拿鞭子抽他。我对他说‘你不如先学会打拳’,他说‘我愿意学’,我说‘你可以从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晚上开始’。第二天天一黑他就来了,他很少不来,每次我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来了,我走了以后他还在这儿练。”
1960年初,刚满18岁的阿里开始参加业余拳击比赛。已经接受过六年训练的阿里刚一出道就让人们眼前一亮。阿里的启蒙教练说:“我还记得他做过一些可笑的事情,那是一次他和芝加哥的重量级拳击冠军带金拳套的拳击手比赛。我们到了那儿,因为他是第一次出台,要称重量。那人是冠军,先称然后是他。他站在秤台上转向我问道:‘马丁先生今天晚上你急着到哪儿去吗?’我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我说:‘没有啊!还没有定,为什么?’他说:‘我想要是你急着去哪儿,我就在第一个回合把这家伙打倒,你就可以早些走了。’”
果然,在比赛中,对方根本就不是阿里的对手。穿深色短裤的就是阿里。在第一回合即将结束时,阿里连续用重拳将对手击倒,提前结束了比赛,也实现了他在赛前向教练夸下的海口。
凭借优异的表现,18岁的阿里成为美国代表队的成员,出征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在81公斤级的比赛中,阿里三战全胜,顺利进入决赛。他的对手波兰人皮埃茨克斯基,是三届欧洲冠军,和1956年奥运会的铜牌得主。
他在场上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像蜜蜂刺人一样的犀利,而他脚下的步法,又像飞舞的蝴蝶一样轻盈、灵活。此外,年轻的阿里不仅在场上表现突出,在生活中他也非常活跃。在奥运村里,他向每个人问好,还和大家开各种玩笑,成了那里知名度最高的运动员。
三个回合下来,阿里以点数的优势战胜对手,获得了自己唯一的一枚奥运会金牌。而他独创的步法,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蝴蝶步。
回国后的阿里,从机场开始,就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一时之间,他也成了美国人追捧的对象。眼前的荣誉,让阿里误以为,他已经用胜利改变了人们对有色人种的偏见,但依然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阿里的弟弟鲁道夫·阿里说:“1960年穆罕默德·阿里从奥林匹克运动会回来,他在罗马赢得了奥林匹克金牌。在他回国的那些日子,还没有施行取消种族隔离政策。他把金牌挂在脖子上到闹市区的一家饭店吃饭,但是没有人给他服务。他说:‘我是冠军!我是金牌得主!’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才不管你是谁呢!’”
愤怒的阿里将自己的金牌扔进了大海,他说,我再也不愿意为这样的国家效力了。
1960年10月29号,对阿里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天,他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职业比赛,并获得了胜利。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阿里几乎取得了全胜,其中有七次,是直接将对手击倒在地而取胜的。
通过一场一场的胜利,到了1964年,22岁的阿里,终于赢得了与索尼·利斯顿争夺重量级拳王称号的机会。而这也将是他参加的第一场拳王争霸赛。
1964年2月25号,阿里在迈阿密轻取利斯顿,成为新一代拳王,从此,职业拳击进入了阿里时代。
说起职业拳击,有一个场景您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选手们在赛场内外的唇枪舌剑。一方面,他们希望借此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另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对外进行宣传,也算是一种自我炒作的方式。但有一点您大概不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拳王阿里。
相对来讲,当年的职业拳击运动员都比较朴实,很少直接对外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与外界沟通最常用的渠道就是自己的经纪人。但阿里却不是这样。年轻时的阿里不仅拳头硬,脚步快,而且伶牙俐齿,说起话来咄咄逼人,常常令他的对手,甚至采访他的记者很难招架。
1964年2月25号,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22岁的卡休斯·克莱,也就是穆罕默德·阿里在第七回合,战胜了索尼·利斯顿,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但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了这位自信得近乎狂妄的年轻人。
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阿里说:“谁最棒?(你下一个和谁打)谁最棒?你看他们都不说吧!不公道,哪儿都没有公道!没有公道!他们不给我公道!(你和谁打 你和谁打)(告诉他们你和谁打)我都告诉你们了,谁最棒?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谁最棒?”
2月26号,也就是克莱成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世界宣布,他已经皈依伊斯兰教,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穆罕默德·阿里。
1964年5月,阿里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那里,他受到了各国政府元首级别的接待,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超乎寻常的热情。
从非洲返回芝加哥后,阿里与大他一岁的黑人女孩桑吉·罗伊相识。1964年8月14号,两人举行了婚礼。
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记者问:“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在你取得了这个(拳王)称号之后,你的个性改变了呢?”
阿里回答:“是啊,我有点放松了,或者说变得稳定了。你们能看到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妻子,我不再像我过去那样说话了,她不喜欢我说得太多。她告诉我要安静,行动能说明一切。她说我不用再说什么了,她自己也不喜欢说话,她只喜欢听。”
桑吉·罗伊是阿里的第一任妻子,她说:“我遇见阿里好像是在一个星期三,还是那一天的下午,然后我就再没有离开过他。他在我走进他家的门后五分钟,就要求我嫁给他。我没有想过这个,我说‘好吧!’”
5月25号,阿里再次迎战索尼·利斯顿,不过这一次,状态正佳的阿里没有浪费时间,他仅用了一个回合,就将对手击倒在地,首次卫冕成功。尽管取得了胜利,但场内的观众却对阿里发出了嘘声。在当时的美国,黑人作为少数民族,受到当局的歧视,而穆斯林黑人则成了弱势中的弱势,因此,从阿里改名字的那天开始,他就成了当时美国主流社会的叛徒。
阿里接下来的对手是帕特森,他是当时唯一一位曾经两次作为挑战者,登上拳王宝座的拳手。
在赛前电视采访时,阿里说:“我喜欢给我的对手起外号。你知道兔子是一种连自己的影子都非常害怕的动物,一旦被逼到角落,就僵住了、动弹不了了,所以我就叫帕特森“兔子”,因为他就有兔子的这种特性。”
前重量级拳王弗洛伊德·帕特森说:“我只想和他打,不是为了钱,就是想夺回冠军,让它属于全美国,而不仅仅属于穆斯林黑人。”
根据当时的规则,每一场职业拳击比赛15个回合,在顶住了阿里前11回合的猛烈进攻后,帕特森在第12回合由于体力不支,失去了还手能力。裁判终止了比赛,阿里再次蝉联拳王的称号。但全场的观众,几乎都不站在阿里这边。
就在实现了三连冠的阿里傲视职业拳坛的同时,他的家庭出现了问题。由于感情不和,阿里与罗伊在1966年1月10号离婚,结束了这场不到一年半的婚姻。
60年代中期,越南战争爆发。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阿里也面临着服兵役的问题。而他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反战宣言,则震惊了全美国。2003年好莱坞出品的**《拳王阿里》忠实地再现了这一幕。
阿里说:“我绝不会跑到万里之外去谋杀那里的穷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这里,咱们来拼个你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话,你们才是我的敌人,与中国人、越南人、日本人无关。我想要自由,你们不给;我想要公正,你们不给;我想要平等,你们也不给。你们却让我去别处替你们作战!在美国你们都没有站出来保护我的权益和信仰,你们在自己的国家都做不到这些!”
1966年2月,伊利诺伊州运动员委员会召开记者会,要求阿里对自己地反战言行公开道歉。
阿里:“我在此不准备像新闻界给我安排好道歉的那样去表示歉意。”
记者:“那么你说的那些非爱国的言论怎么办?”
阿里:“必要的时候,我会向政府或者有关人士直接说明。”
记者:“那么这次你不打算对你的讲话表示歉意吗?”
阿里:“这得向政府说清。”
记者:“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你说过你是人民的冠军,对吗?”
阿里:“是的,先生。”
记者:“你认为你的行为符合一个人民的冠军吗?”
阿里:“是的,先生。”
此后,美国很多州都吊销了阿里的拳击执照,于是,他连续参加了多场在美
国国境外进行的拳王卫冕战。在那里,阿里再次成了英雄。
1966年5月21号,英国伦敦。阿里在第六回合击败挑战者库珀。
5月29号,加拿大多伦多。阿里点数战胜施瓦罗。
8月6号,英国伦敦。阿里第三回合击倒布莱恩。
9月10号,德国法兰克福。阿里第12回合击倒米尔登博格。
11月14号,回到美国德克萨斯州德休斯顿,阿里第三回合击败挑战者威廉姆斯,第7次成功卫冕。
1967年1月17号,依然受到征兵问题困扰的阿里,度过了自己的25岁生日。
十几天后,他将迎战另一位挑战者特莱尔。但在赛前的一次电视直播记者会上,阿里的名字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阿里:“你为什么不叫我的名字,伙计?”
记者:“那么你叫什么呢?几年前,你告诉过我你叫卡休斯·克莱。”
阿里:“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你我叫卡休斯·克莱,我叫穆罕默德·阿里。”
记者:“你可以在比赛结束之前在全场中央宣布,如果你现在不这样的话,
为了便于广播,我就称你为‘他’行吗?”
记者:“一周以前,你和特莱尔几乎动了手,可有不少人说那是为了广告而搞的噱头。”
阿里:“他们有权这样认为,因为过去我的确是为了广告做过不少这类的事情。但是这一次是认真的,我差一点就动手了。”
记者:“那么你恨他吗?”
阿里:“不不,我并不恨他!我不恨任何人,但我不喜欢他及他的所作所为,他一直叫我卡休斯·克莱,尽管他知道我叫穆罕默德·阿里。”
比赛中,短裤上有红色条纹的阿里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但他并没有急于将对手打倒。他不停地向特莱尔大声吼叫:“说!我叫什么名字!!我到底叫什么!!!”
经过15个回合的较量,阿里最终以点数取胜,第八次卫冕成功。
1967年3月22号,美国纽约。阿里在第七回合击倒了挑战者弗雷,再次蝉联拳王称号。但时隔不久,被阿里连夺九次的拳王桂冠被强制收回,原因是美国地方法院,以拒绝服兵役的罪名,吊销了阿里在全美各州的拳击执照,并没收了他的护照,阿里还将面临5年监禁的处罚。从此以后,拳王阿里赋闲在家。
在强大的压力面前,阿里并没有屈服。他经常出现在各种集会,甚至电视节目当中,进行反战宣传。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训练,终于,阿里在1970年重出江湖,续写了拳王的神话。
1967年8月17号,25岁的阿里与他的第二任妻子,17岁的比琳达结婚。
一年后,阿里的大女儿玛丽亚姆出生了。这使得赋闲在家的阿里,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天伦之乐。
阿里在家逗孩子,说:“这个家庭只不过多了一张大嘴,没有别的,只不过多了一张大嘴。把奶瓶给我!”
六十年代末,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越来越高,而作为反战人士的代表,阿里也获得了更多的支持。1970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恢复阿里的拳手资格,这位经过两年多修整的前拳王,终于重出江湖了。
但由于两年多没有参加正式比赛,加上年龄和体重的增长,复出后的阿里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被人津津乐道得蝴蝶步法,也很难在比赛中施展了。
1971年5月8号,阿里作为挑战者,在比赛中两次被当时的拳王弗雷泽击倒,挑战宣告失败。
1973年5月31号,他以点数输给了肯·诺顿,经历了复出后的第二场失利。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阿里的时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吗?
与阿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年轻的乔治·福尔曼开始崭露头角。在同样与这两位拳手的交锋当中,福尔曼取得了全胜。1973年1月22号,身穿红色短裤的福尔曼六次将弗雷泽击倒,仅用了两个回合,就夺下了拳王金腰带。
1974年3月,他再次以绝对的优势战胜诺顿,卫冕成功。在取得了四十场连胜之后,福尔曼的下一个对手,就将是穆罕默德·阿里。
这场比赛的组织者,就是当年初出茅庐,但现在已经在职业拳击界呼风唤雨的经纪人唐·金。他把比赛安排在了非洲国家,原扎伊尔的首都金沙萨。而人们也将这场比赛称为丛林大战。
尽管阿里当时并不是拳王,与福尔曼的实力对比也处在下风,但当地人将他敬若神明。阿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尔曼即将面对的对手,将是阿里和整个金沙萨。
职业拳击经纪人亨利·施瓦茨说:“当福尔曼到达扎伊尔,有人为他翻译那里牌子上的话,意思是:阿里,杀了他!乔治变得比以前更愁眉不展了,并且也从那时起,乔治就想离开扎伊尔了。咱们换一个地方比赛,要么干脆索性就不比赛了,这是乔治当时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日俱增。”
1974年10月30号,金沙萨,阿里挑战拳王福尔曼。专门为这场比赛修建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而挑战者阿里也在拳台上,指挥所有的观众有节奏地高喊:“阿里,杀了他!”
身穿白色短裤地就是阿里。比赛开始后,福尔曼很快就将阿里逼到了拳台的角落,展开猛攻。而阿里则完全放弃了移动,只是被动地靠在栏绳上招架,伺机进行还击。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七个回合。正当人们以为阿里已经大势已去的时候,转机在第八回合出现了。以逸待劳的阿里用组合拳,将体力下降的福尔曼击倒在地,干净利落地赢得了这场丛林大战地胜利,也夺回了阔别7年时间的拳王金腰带。
此后,阿里又连续十次蝉联拳王称号,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宾马尼拉战胜弗雷泽的世纪之战。
1978年9月,阿里点数战胜斯平克斯,最后一次获得拳王金腰带。此后不久,36岁的阿里宣布退出拳坛,这样,他就以在20年中22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的骄人战绩,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此期间,阿里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比琳达离婚。1977年6月,他第三次结婚,这一次的新娘是贝罗尼卡·波石。此后,阿里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尽管如此,他依然作为文化和体育的使者,穿梭于世界各国。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与夫人波石在1985年访问了中国,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而阿里对中国也并不陌生,早在1979年,他就曾访问北京,还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此后不久,阿里结束了他的第三段婚姻,1986年11月19号,阿里与他现在的太太朗尼结婚了。阿里的妻子朗尼·阿里 说:“穆罕默德·阿里和我是好朋友,是丈夫和妻子,他还像是我的兄弟,所以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组合。”
1996年8月2号,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中场休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将一枚特制的罗马奥运会金牌挂在了阿里的胸前。尽管当时的赛场内,云集了众多梦三队的篮球明星,但人们依然把最为热烈的掌声,献给了他们心中的英雄——穆罕默德·阿里。
作为前奥运会的拳击冠军,阿里因为反对以前美国政府施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将自己的金牌扔进了大海。而这枚失而复得的金牌,不仅圆了阿里的一个心愿,更说明了人们对这位拳王不畏强权、扶危济困的赞赏与肯定。
1999年9月,阿里与他第三任妻子的女儿莱拉,进入女子职业拳坛,并很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阿里的女儿莱拉·阿里说:“ 我不想拿自己和父亲作比较,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点,作为他的女儿,我自然会有一些独特的拳击技术,这是别人不可能具备的。在现阶段,我认为自己棒极了!”
一些商家看中了这对拳坛父女的商业价值,最近,一家运动品牌就利用电脑技术,让阿里父女在拳台上同场竞技。在这样的比赛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胜负,而是一种生命力的延续。
阿里在赛场上的英勇表现与其人格相为表里。
阿里,贝利,乔丹等人应是堪称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中的杰出代表。
在时代周刊的20世纪百年百位名人中,
阿里被排在了英雄与偶像类的首位!
望采纳 谢谢
. . ↓↓↓
梦六为什么在雅典奥运会之前大部份球员集体推出?
梦六档案:星条旗下褪色的梦幻 为NBA球星正名 《长城在线》 2004-7-29 8:54:12 1992年奥运会第一场小组赛,美国对安哥拉。安哥拉一名球员在防守魔术师约翰逊时十分卖力,拼命阻挡约翰逊带球向前进攻。在几乎抱住约翰逊的刹那间,他兴奋地向坐在板凳上的队友招手示意,让队友为他和约翰逊合影留念。在确信照片已经成功拍成后,这名球员马上放开了魔术师…… 结果,美国116比48狂扫安哥拉。 真正的梦幻早已成回忆 这样的“追星现象”在1992年见怪不怪,几乎每一支碰上美国队的对手都把比赛视为一种荣耀,而不是竞争,对美国队的纯粹英雄崇拜色彩贯穿在这一届奥运会所有的八场比赛里。“他们都明白正在和世界上最好的球员在比赛,”戴利说:“尽管他们都失败了,他们还会骄傲地回家,在剩下的生命中告诉他们的孩子,‘我和迈克尔·乔丹、魔术师约翰逊和拉里·伯德在一块场地上打过球。’” 这也是NBA历史上最为正宗的“原版梦之队”(Original Dream Team),也是后来梦系列中无可匹敌、只可高山仰止的伟大球队。1994年的多伦多世锦赛,NBA派出“梦二”(Dream TeamⅡ)参加,而在这之后再也没有给其他的美国队命名为“梦之队”,所谓梦系列队只不过是媒体和球迷的思维惯性而已。 从天上掉到人间 NBA官方后来不再为梦一和梦二之后的美国队正式命名,是因为之后由NBA球员构成的国家队星气不足,比赛场面和结果也一届不如一届。 从最直观的数字看,梦系列的优势在不断缩小:梦一参加的1992年奥运会,平均每场胜出对手43.8分;梦三的1996年奥运会,平均每场赚32.6分;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平均每场的胜分降到21.6分…… 从历史来看,1992年的梦一队仿佛“甲壳虫乐队”和“猫王”的组合,在世界上引起巨大轰动,已经制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梦幻效果。1994年的梦二虽然在世锦赛上一路通畅地杀到冠军领奖台,而且平均每场超出对手37.7分,但这支由奥尼尔、雷吉·米勒、威尔金斯统军的球队无论从影响力、人气和魅力等方面,都和巨星林立的梦一差得太远。 梦幻由此绝版。这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到了1996年美国本土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所谓的梦三再也没有享受到梦幻的感觉,开幕式上全场观众把欢呼和尖叫送给卡尔·刘易斯、迈克尔·约翰逊和拳王阿里,而不是一帮NBA球员。梦四更惨,在参加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澳大利亚的球员加兹和卡特扭打起来,澳大利亚的观众集体诅咒梦四和卡特。这一刻,8年前对NBA球员的顶礼膜拜、极度虔诚的追星心理被粉碎得荡然无存。 而到了2002年的世锦赛,所谓的梦五在印地安波利斯的家门口被破掉梦系列58场不败金身,输掉三场比赛,名次掉到历史最低的第六名,哪里还有半点梦幻色彩? 梦六:年轻的无奈 当地时间周一,在北佛罗里达大学开始第一天集训的梦六主教练拉里·布朗无奈地表示:“我们必须要教会年轻的球员很多东西,如果参加去年夏天预选赛的很多球员不退出,那么我们没有必要这么做,可现在是一支过于年轻的球队。” 布朗的无奈也是梦系列越来越遭遇尴尬的写照,即使球迷和媒体依然习惯于说这支球队是梦六,但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6岁,是1992年以来梦系列最为年轻的球队。这并不是美国篮协选拔委员会刻意求新,而是越来越多的大腕对国家队说不。上届悉尼奥运会,NBA最当红的奥尼尔和科比坚决摇头,最具实力之一的球员邓肯、希尔因伤缺席,人气最旺的艾弗森、巴克利、斯普雷维尔也没有参加,使得梦四根本无法代表NBA的最高水准。 而到了雅典奥运会,这种现象更是变本加厉。奥尼尔、科比、加内特、韦伯等再次回绝美国篮协邀请,去年打预选赛的麦格雷迪、小奥尼尔、基德、比比、卡特、阿伦、布兰德等先后以各种理由杯葛国家队,出现只剩下邓肯、艾弗森和杰弗森三名“留守球员”的凄凉局面。 布朗不可能不失望,“如果以去年预选赛的阵容打奥运会,我会有把握得多。”但他也把这看作一次机会,“也许年轻人更有冲击力,等着瞧吧。” 我有一个梦想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如果说今年参加奥运会的梦六是梦系列中最年轻、最没有星味的一支球队,很多明星大腕的拒绝或者陆续退出让人失望,对梦六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前景担忧的同时,也给NBA实现战略转移提供很好的一次契机。 在美国篮协执行主管吉姆·托利看来,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很多家伙因为各种理由不参加今年的奥运会,让我们很失望。”但托利更看重这支年轻球队的潜力和未来,“我们不觉得这是一支没有希望的球队,我们只会说,‘让我们继续加油,努力工作,搞定一切。’如果这支球队能够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骨干,那一定是一个十分美妙的阵容。” 托利还认为,与其去求一帮明星大腕来勉强参加比赛,还不如让一群真正渴望参加比赛、努力打出光荣与梦想的年轻人去经历大场面,在磨练中成长与成熟,打出美国篮球的一张新品牌,“我们现在这支球队的所有成员都心甘情愿去打比赛,这非常重要。尽管他们要走很长的路,但我很乐观。” 而对NBA来说,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经历了一场蜕变,一次重要的战略转移。 国际篮联之所以在1989年的4月7日,做出允许NBA参加奥运会的重要决定,是因为NBA总裁斯特恩的积极斡旋与努力。斯特恩的理由是,在湖人秀将NBA托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后,这个联盟在美国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开发已经空间有限,如果想寻求突破,只得将目光对准全球。而把NBA推销到世界上的最好途径就是参加最受人瞩目的夏季奥运会,既然是推销就得先卖最好的“商品”,于是几乎全部由巨星构成的“梦幻球队”横空出世。 结果,斯特恩的如意算盘大获成功,1992年的梦之队不仅极大推广了世界篮球运动,也让NBA逐渐在全球开始深入人心,蚕食世界的大市场。在梦一参加奥运会之前,全世界转播NBA的国家和地区是70个左右,而在他们梦幻卓绝的奥运会表演后,转播国家和地区增加到92个,到了2000年NBA总决赛,这个数字激增到205个。今年6月份的NBA总决赛, 205个国家用39种语言直播了比赛,强势不减。 毫无疑问,NBA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商业开发空间越来越大。但同时,斯特恩强打国际牌也付出不少代价,国际球员在NBA越来越多,损害了本土球员的机会和利益,梦系列球队在世界夹击之下优势越来越小,到2002年的印地安纳波利斯世锦赛,梦五的惨痛失败可以说已经彻底毁掉“梦幻”的牌子,NBA商业卖点的转移也成为必然。与其让奥尼尔、加内特、基德、阿伦他们苦苦扛着“梦幻”这块已经变得干枯的牌子,还不如让詹姆斯、安东尼、韦德、奥卡福、小斯塔德迈尔、奥多姆这些鲜活的力量为美国篮球展示更青春更激情的形象。 托利甚至把新一代美国队的宣言都想好了,他把以前的“梦幻”改成“我有一个梦想”,“这个名字很合适,它既说明这帮球员想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也能激励新一代的球迷追求他们的梦想。” 为NBA球星正名 几个球星拒绝代表美国去雅典,就被斥为“没国家荣誉感”、“个人主义”,有点过分。 对于“国家荣誉”的核心认识,中国和美国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外延有很大区别。对于“个人主义”的定义,更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队被多名球星说“不”以后,美国本土的舆论没什么反应,中国媒体的议论却最多。 美国球星极少有第一次被邀请,就拒绝出战。开“拒绝”之先河的,乔丹算是一个,他在1996年就拒绝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理由是1984和1992年他已经两次替美国队拿过金牌。奥尼尔已经两次婉拒,但他在1994和1996年分别替美国队打了世锦赛和奥运会。没有人说他们不爱国。 这次放弃奥运会的球星最多,至少有15个,其中老马龙是首届“梦之队”成员,奥尼尔去过亚特兰大,卡特、加内特、基德、阿伦替美国队打过悉尼奥运会,小奥尼尔、布兰德、本·华莱士、雷吉·米勒打过世锦赛,单布兰德一人,就三次进过国家队。没有在奥运会和世锦赛露过面的只有麦格雷迪、马丁、汉密尔顿和比比,可是这四个人都代表美国队打过美洲区的预选赛,汉密尔顿早在1999年就应拉里·布朗之邀打过美洲杯。独独科比什么都没打过,但谁都知道,他这个夏天有多么魂不守舍。 为什么2003年的阵容当中有多达六人退出奥运会,有一个原因是这两年美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不佳,其他国家的进步太快,令老米勒等球星再也不敢再去体会那份残酷。 其次,拒绝的理由有很多种。除了乔丹等大牌的“已经代表美国队拿过金牌”,现在拒绝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结婚的,比如卡特(2002年科比也是要结婚);有治伤和休息的,奥尼尔则在2000年就说过,他夏天的第一任务是陪女儿。美国人的观念中,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有时候超过国家荣誉。国家荣誉什么时候会超越个人?只有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但也要视个人对战争性质的理解,阿里就敢拒绝征召去打越战。 第三,必须看拒绝的后果究竟有多严重。NBA球星太多,但只有12个位置,并不等于这个人不打,美国队就要完蛋。2002年输球,一是组队结构不合理,二是乔治·卡尔太臭,三是其他球队进步太快,而美国队从来就是短训制,以赛代练。中国队就不一样,姚明如果拒绝出战,不仅与观念不符,更会让中国队前景绝望。这说明我们的篮球实力还薄弱,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三四个姚明,那么这个姚明就可以歇歇了,恐怕到时候大家争论的不再是国家荣誉,而是谁更适合去奥运会的问题。
麻烦采纳,谢谢!
奥运冠军的小故事
奥运冠军张怡宁小故事:扮酷的丫头
像很多初出茅庐的选手一样,张怡宁的心气很高,又特爱表现,一心想打精彩的球。对手越强,她打得越起劲,而面对不知名的选手,她喜欢先让球,然后再慢慢扳回。她喜欢这种力挽狂澜、后来居上的感觉,多酷呀!
在2004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中,中国队先是以2∶0领先对手。张怡宁是第三个出场,她一心想打些漂亮的球,赢得更精彩,结果反而不断失利,一场本没有多大悬念的比赛,却被张怡宁给打砸了。接着是奥运会预选赛,她也打得不好,结果被取消了已经获得的悉尼奥运会参赛资格。
一下子从世界亚军的位置上跌到谷底,张怡宁感觉天都变成阴沉沉的了。苦闷彷徨之后,张怡宁静下心来,认真回想自己打球走过的路:从小打球都很顺,只凭感觉和兴趣,过于注重形式,因此忽视了许多基本的东西。张怡宁下决心从头开始,把自己当作一个新人,从正手、反手这样的基本动作开始练起。那年年底去欧洲比赛,张怡宁一改过去的作风,对每场球都准备得细致充分,哪怕对手只是一个欧洲青年赛的冠军,她也严阵以待,利用一切机会去了解对手的情况。于是张怡宁一路过关斩将,直到杀入决赛和欧洲强手鲍罗斯相遇。苦战五局,张怡宁赢得了最后的冠军。国外的媒体也用“Cool”来评价这个面无表情的冠军。
酷,不是装出来的;酷,更需要的是实力。
张怡宁一直坚持写训练日记,从没间断过。至今为止,她一共写了多少本日记,张怡宁自己也不记得了。每一次比赛前,她都在日记中仔细分析对手的特点,设想在形势有利时该怎么打,情况不利的时候该怎么打,遇到突然的情况又该怎么打。对一切都了然于胸,准备充分后,赛场上的张怡宁当然不会有什么情绪波动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